第三屆大專院校原住民MATA獎-競賽紀實

  • by

一、前言

臺灣原住民族是由16族群、55鄉、724個部落以及52萬人所組成,也是臺灣少數族群社會最重要的一個民族,臺灣原住民族人的創意、共享、謙卑、熱誠、歌唱、舞蹈、美食…等的特色,以及豐富的想像力造就出特殊原住民族群文化藝術,有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紋面(身)、編織、染整、琉璃珠、皮雕、陶壺、銅刀…等的民族工藝,有節慶祭典衍生出的族群民謠與歌舞表演,16族群皆有不同的特色。在天籟空靈的背後都有許多的故事值得被看見以及被知道的文化典故,因此,教育部綜合計劃處原住民科希望將這些原本只存在於部落的珍貴文化財(典故),藉由現代數位化科技的賦予實體與網路散播的新模式,使這些源遠流長於偏遠深山中的原創故事,在有系統脈絡之下藉遊數位化的製作方式呈現與普羅大眾的眼前,並於103年首度辦理『MATA獎-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活動,鼓勵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與一般生運用資訊科技(智慧型手機、平板、手提式電腦、桌上型電腦、數位攝影機),結合原住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團隊數位創作與應用,以深化學生對原住民族傳統語言、文化、藝術、歌唱、工藝、美食、風景…等的瞭解、尊重以及認同。

本校臺灣原住民族中心已連續承辦3屆的『MATA獎—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過去2屆競賽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以及衝擊的作品,例如從各個族群年度祭典的熱鬧,轉變為深入探究原住民族土地與文化精神的特色,可以看得出學生對於原鄉與社會的關懷,展現出不凡的創作力。

二、主辦過程
本校臺灣原住民族中心今年辦理第3屆MATA獎,持續鼓勵學生展現對於原住民鄉與原住民族議題為主軸,由本中心協同公關公司至有原住民中心的大專院校進行宣導,並將得獎作品至全國重要據點進行展出,期待MATA獎成為推動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數位化的重要推手,不但為原住民文化留下永遠的珍貴紀錄同時也培植更多原住民與喜歡原住民的數位影音藝術工作者。

這次競賽分為紀錄片及非紀錄片兩大類別,競賽主題皆以原住民的歷史、文化、藝術…等展現為議題,如部落歷史、神話或原住民學生逐夢成長的小故事。藉由本活動,鼓勵學生投入原住民族文化與藝術創作。此外,透過數位影音的呈現,深化學生對原住民族傳統語言及文化的瞭解、尊重以及認同,同時提供學生展現對原住民族議題及社會關懷的舞臺。

本次競賽活動報名時間為105年4月1日至105年7月31日,除了網路社群宣傳,本中心於5月中旬展開北、中、南、東部校園巡迴說明會,前往世新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義守大學等學校,共計10場。本次競賽活動參選作品有28件,19件作品入圍計73位同學,項目分為紀錄片類及非紀錄片類,最高可獲得獎金新臺幣10萬元,競賽總獎金達39萬元,本屆得獎作品獲評審團高度肯定與讚許,得獎作品說明如下:

  • 紀錄片類:
  1. MATA獎─《獵人(Miadopay)》,作者以探討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與主流社會觀點的衝突為主題,並透過祖孫互動帶出原住民族傳統打獵精神文化,作品的製作內容、影音作品、創意或全體評審委員的一致好評,因此獲得金牌的MATA獎。
  2. 銀獎─《心程(Lnglungan)》,作品改編自導演媽媽抗癌過程中母女互動及母親無盡的付出的故事,影片散發出淡淡的哀傷與無耐,教人深受感動。
  3. 銅獎─《風動傳奇》,以動畫的方式描述泰雅族『風動石』的神話傳說美麗愛情故事,全程使用族語,畫面精緻細膩,值得嘉許。
  4. 佳作─《醒(Matega)》用微電影方式呈現現代原住民青年對於族群意識及根本文化的瞭解與認知,傳達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5. 佳作─《家(LUMA)》試圖喚醒年輕世代原住民對文化的認知,故事結構完整、簡單有力。
  6. 佳作─《伊瑪(Ima)》故事內容以大學生回鄉作作業,卻意外發現加灣神社神秘失蹤案件的真相。以虛構的故事情節,置入加灣神社自然風情的介紹,劇情張力十足。
  • 紀錄片類:
  1. MATA獎—《誰在山上放槍(Sima Tisbung Bav)》,作者以布農族打獵文化為例,探討原住民族打獵文化受不同社會價值觀念影響,造成打獵文化的沒落以及部落青年外流,作品的製作內容、影音作品、創意或全體評審委員的一致好評,因此獲得金牌的MATA獎。
  2. 銀獎—《那一天,我們上山說故事》,記錄部落因風災遷村後,在振興部落文化的過程中,以頭目家族、部落青年會,以及導演〝回家〞的過程,探討家與根在不同世代原住民心中的交集。
  3. 銅獎—《活著的部落》,作者以部落頭目的兒子的身分,記錄『阿禮部落』因莫拉克風災遷村的歷程,以『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的精神作為期許。
  4. 佳作─《回家吧VuVu》,作者記錄自己的返鄉過程,非常真實地呈現了這一個世代對於故鄉的看法,生動自然。
  5. 佳作─《兒路(Elrg)─循著祖靈的路》,開頭以歌謠競賽歌曲穿插空拍,記錄花蓮縣銅門國小蕭美珍校長,希望透過教育幫助偏鄉地區孩童改變自身命運,並擺脫文化階級再製陰影的故事。
  6. 佳作─《回不去的路(iniqa makaya kicepeliuo)》,以部落型態改變造成族人意見分歧為主軸,真實地記錄了部落的聲音,引人省思。

三、結語

本次活動競賽頒獎典禮於105年10月5日於教育部5樓大禮堂舉辦,由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親自主持,而原住民電視台和凱擘大寬頻記者出席頒獎典禮進行採訪,另有凱擘大寬頻全程錄影。第三屆MATA獎的頒獎典禮出席貴賓有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廖慶榮校長、教育部綜合規劃司黃雯玲司長、謝淑貞副司長、教育部綜合規劃司原住民及少數族群教育科林瑋茹科長、劉惠明科員、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羅美菁專門委員、世新大學郝宗瑜學務長、世新大學數位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馬紹‧阿紀主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董克景主任、林建享導演、以及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羅美菁專門委員。頒獎活動共有55位以上的參賽同學出席頒獎典禮,除此之外,台科大原住民青年社帶來精彩的開場表演,驚豔全場。本次得獎作品於105年10月起進行全國巡迴展,包括新北市黃金博物館、新竹影像博物館、臺南南門電影書院館、臺東誠品等8個展點,提供舞臺展現大專校院學生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熱情與關懷,並激發各界共同重視原住民族議題,深化對於臺灣這片土地的感動!

蔡清華政務次長、廖慶榮校長、黃雯玲司長、羅美菁專門委員以及得獎同學合影,如圖1所示、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致詞如圖2所示、台科大廖慶榮校長致詞如圖3所示、台科大原住民青年社開場表演如圖4與圖5所示、MATA獎巡迴成果展啟動儀式如圖6所示、台科大廖慶榮校長與得獎同學合影如圖7所示、教育部綜合規劃司黃雯玲司長與得獎同學合影如圖8所示以及MATA獎頒獎典禮光碟如圖9所示。